办公室的颜色与布局分析


工作环境的功效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室内设计师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和权衡的因素也不胜枚举:团队的空间组织方式、会议室的布局方案、工位的构造等等。当然,在这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审美因素。这些因素一起决定了办公场所的格调和氛围。如果处理得当,能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也可以说这样做的目标就是为企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从审美角度出发,良好的办公室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愉悦心境。肖.巴雷特和巴图尼克(2004年)发现,员工的情绪与工作动力息息相关,而工作动力最终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或许有些人认为在工作场所注重审美是多余的,其实不然,强调审美因素能够提高工作场所的功效,能够表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对于员工来说,在得到了企业关心之后会更加尽心尽责地为企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缺勤率并打消辞职的念头。(罗爱迪斯、爱森勃格,2002年)。


办公室的美学特色包含诸多要素(如:建筑构造、饰品陈设、植物布置等等)。但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要素,不管办公室属于何种类型,在设计时都必须加以考虑。这两个要素即:工作环境的颜色和布局。通常人们在决定墙面如何装饰、地板或地毯如何选择及工作空间如何分割之前,并没有花时间去了解工作环境的颜色和布局如何影响人的心理情感。在这里,我们把与这方面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碎片进行整理归纳,用以阐述办公室设计的基础常识与基本依据,希望为您的办公室规划设计方向有所帮助。



毫无疑问,没什么比审美偏好更具有特殊性的了。每个人都有最喜欢的颜色,每个人的审美情趣迥然各异。文化对个体倾向也有重要的影响(阿斯莱姆,2006年,不同文化对各种颜色含义的理解)。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种愉悦所有员工并能激发每一位员工工作热情的颜色和格调呢?


很不幸,答案是否定的。世间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法则。虽然墙壁上装饰着红方块的办公环境可能给一些员工带来快感、激发部分员工的动力并提高一部分员工的工作效率,但这种方案并非对每个员工都适用。


但是,有一种理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视觉刺激对员工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初,对心理动机的研究认为,心理动机是机体想要降低内心不满的一种需求,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动力递减理论」(赫尔,1943年)。如果某一内在动力,比如食欲,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机体寻求外部事物,以帮助满足自身的欲望,这里的欲望是指饥饿。


很遗憾,动力递减理论无法解释人们为什么会感觉无聊,以及为什么人们不停地寻觅刺激感官的东西(例如:从事空中跳伞等刺激肾上腺素分泌运动)。赫勃(1955年)推定所有生物机体都希望达到******激励水平,这是生物先天的、保持自身平衡的生理需求。赫勃认为,外部对人的刺激性越强,人的快感增加得越快,直到某一个临界点为止,过了临界点,刺激与快感的增加呈反方向发展,称为「******刺激理论」。在评价工作环境的优劣时,我们就可以应用该理论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耶基斯 . 多德森,1908年)。



虽然该理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批评者指出该理论存在着概念上的局限性。例如:最高点激励模式假定由兴奋所引发的刺激少于由焦虑所引发的刺激。可是,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即人们在重度焦虑状态中得到的刺激少于极度兴奋状态中得到的激励。同理,还有许多人能够在彻底放松时不产生任何无聊感(例如:冥想状态)。


鉴于上述二种理论的偏差,阿培德(1984年)正式提出了「逆转理论」。根据他的观点,机体一直在休息需求(避免焦虑)和刺激需求(避免厌倦)之间波动徘徊。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是一系列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关键的一点是:人们希望寻求外部刺激(下文简称“积极”导向)还是希望避免外部刺激(下文简称“消极”导向)取决于当时的活动状态。


工作环境布局和颜色深度论述——颜色与刺激


为了理解颜色与刺激的关系,首先简单介绍一下颜色的物理特性。太阳以光波的形式发射电磁能,但人眼只能看到电磁光谱里的一小部分光而已。我们看到的颜色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线。波长最短的可见光是紫光(为400-450纳米);波长最长的可见光是红光(为620-700纳米)。但是光波真的能够影响刺激吗?研究表明:通常人们认为长波光是“暖色”,短波光是“ 冷色” ( 惠特菲尔德 . 惠特歇尔, 1990年) 。威克斯耐尔的报告(1954年)也支持这「冷-暖色调理论」。威克斯耐尔指出红色通常与“兴奋”和“刺激”相联系,而蓝色则象征着“平和”与“安静”。沃尔茨、阿培德和斯威贝克(1982年)试图更直接地评估颜色的激励作用。他们让调查者给可见光光谱上的7种主要颜色所产生的刺激打分。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冷-暖色调理论基本一致,即波长越长刺激越强。科学研究表明,冷-暖色调理论也有其科学基础:可见光的波长越长则人的心跳越快(沃尔法斯 . 盖茨,1985年)、焦虑感越强(雅各布 . 苏伊士,1975年)且疲劳感越少(雅各布、布兰迪尼,1992年)。



针对工作环境中颜色运用所展开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由南希·科威莱克完成)涉及了多种不同的颜色。但逆转理论的研究表明可见光光谱的末端有聚集效应(沃尔茨等人,1982年),故而并不需要对所有的颜色都逐一做调查。因此,在研究中我们主要关注红、白、蓝三色光的分析结果,进而根据不同波长对光的效应做分化处理。


其次,我们需要研究公司员工对不同颜色的偏好。人们普遍认为红色容易分散注意力,不适合作为办公环境的背景颜色。与红色相比,白色更适合作为办公环境的背景颜色(科威莱克,1996年),事实上确实有许多办公室都是以白色为背景而进行布置的(曼克,1987年)。研究表明,在红色办公室工作的员工易产生焦虑感和压力,而在蓝色办公室工作的员工容易感到情绪低落(科威莱克、刘易斯和罗宾斯,1988年),由此也进一步证实了冷-暖色调理论。如果用更加传统的标准,即员工生产力来衡量,在白色与蓝色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其满意度和自我评价较高,而在红色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则相对较低(科威莱克、苏恩、伍德森和亚历山大,2005年)。但是,在工作任务既定的情况下,红色与蓝色工作环境中的员工相比白色工作环境中员工出错率更低(科威莱克和刘易斯,1990年;科威莱克、刘易斯、肖林和伍德森,1996年)。这一调查结果与逆转理论相吻合,逆转理论认为长波光与短波光对员工表现都能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办公环境的颜色可以影响员工的情绪和注意力,科研人员认为这种影响是通过不同程度的刺激来实现的。然而,关于办公环境的颜色和工作效率之间具体关系的研究结果却不明朗。但有两个可变因素很可能会影响环境刺激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首先,逆转理论认为,只有当刺激处于理想水平时,当前工作状态才会有所改进。如果员工渴望放松,那么面对高强度刺激时,他就会出现焦虑,


如果让他在红色办公室工作,那么他的工作表现肯定不会十分理想。相反,如果员工情绪高涨、充满动力,那么他一定能在红色办公室中有很好的工作表现。其次,扎约克(1965年)认为,刺激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也因工作本身难度不同而异。在刺激强烈的条件下,员工进行一些简单(或熟悉)任务时工作表现有所提升,但是进行复杂(或特殊)任务时的工作表现则会有所下降。如果能够同时对工作难度和刺激强度进行很好的控制,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颜色的运用来提高员工的工作表现。


工作环境布局和颜色深度论述——环境布局和视觉系统


如果说颜色在得到合理利用的情况下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那么是不是工作环境布局在审美的作用之外也还有其他的作用呢?不幸的是,视觉布局比颜色更难界定也更难研究,实际上从现有的文献资料中基本无法找到工作环境布局效果的相关内容。为了避免陷入审美哲学和艺术鉴赏的讨论,我们把布局简化为三大因素:复杂性、对称性和方向性。对这三种可变因素的分析仅限于简单的线性分析。这些线性分析足以涵盖我们在室内装饰时所使用的所有典型模式。



在此我们需要再次提到刺激,但这次我们必须多考虑一个前提。社会促进学的分心理论(伯仁、摩尔和圣得斯,1978年)认为认知负荷的增加可增加刺激。由此,我们假设更加复杂的视觉效果能够比简单的视觉效果产生更多的刺激。一旦视觉系统在解读工作环境布局时遇到困难,那么认知负荷就会随之加大。这可能源于图象的复杂性(例如:大量的感官信息),或是图象搭配不佳,不符合我们的视觉系统特性。例如:嘎迪娜斯和哈里斯(2006年)认为,人们善于发现对称,这与人类的进化过程是相一致的。此外,人对垂直对称(例如左=右)也十分敏感,因为这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人类的形体。


人们的视觉系统对水平线和垂直线的灵敏度要远远高于对斜纹线的灵敏度。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倾向(还有一部分其他物种也具有这种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的视觉皮层分布着大量对水平线和垂直线反应十分灵敏的视觉细胞,由此也证实了人类进化对水平趋向的偏好以及人类知觉与水平趋向的关系(参见阿贝利,1972年)。据说画家蒙蒂认识到了这种感觉趋势的存在,他的不少作品仅由水平线和垂直线这两种线条构成。



马克维克和高兹迪诺维克(2001年)表示,只有在面对高强度认知负荷时,我们才积极地减少知觉努力。当有许多物质吸引人们注意力时,人们乐意从中寻找那些需要用更强的处理能力才能处理的刺激,科学家们认为,人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知觉的质量。这也与我们先前讨论的逆转理论相一致:在积极状态下,生物机体致力于寻求刺激因素,这些刺激因素的可视布局模式更为复杂,从而加大了认知负荷。与该逻辑相统一,科鲁宾斯基和罗歇尔(1988年)发现,比对称作品更难分析的不对称作品有时非常受调查者的亲睐。同理,当有机体的认知手段过剩和(或)有机体感觉无聊时,他们对布局复杂的图形或有斜纹线的图形兴趣大增。


工作环境布局和颜色深度论述——总结


简而言之,不同的颜色和布局对人感官的刺激作用也不同,这个过程与处理视觉信息的认知负荷有关系。波长较长的颜色(如:红色)以及有大量斜纹线构成的复杂且不对称的图形可增强刺激;而波长较短的颜色(如:蓝色)以及主要由水平线和垂直线组成的对称图形则可减少刺激。根据逆转理论,每天人们的******刺激水平因时间不同而异,所以工作环境中的每一位员工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得自己达到******的刺激水平。



无法应对人们随时变化的刺激水平需求,难道只能像往常一样把办公室弄上白色和黑色。逆转理论告诉我们,即使是“******设计方案”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员工以及每一间办公室,与此同时,中性刺激环境同样也无法令每一位员工满意。尽管心理学研究很少得出大家一致认同的结论,但是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比直觉臆想更值得信赖的预测结果。



1.尽管有逆转理论,但是员工仍对白色和暗色调更为偏好。因此,长波颜色与短波颜色都必须做不同程度的加暗处理,以适应员工的需求,避免员工产生消极反应。


2.必须注重使用蓝色墙面(斯通,2001年),并配合使用感官效率高的装饰风格(如:只需简单处理就能够理解的图形和布局),特别是在设计敞开式办公环境时更要注意这些。因为敞开式环境有许多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会增强认知负载和刺激。



3.敞开式的办公环境中也必须安放些高度刺激因素(例如:复杂的红色布局)。理想的办公环境是,办公室的设计应灵活多样,员工能寻找到满足自己当前刺激需求的办公场所。要取得这种效果,有时只采取一些简单的做法,比如设置激励值不同的墙面、允许员工随时根据刺激需求调整办公位置等等。


4.在某些办公场所,设置一种主流颜色和主流布局似乎更为合适,比如那些从事相似工作的员工他们所处的办公环境。对于从事简单和重复工作的员工来说,刺激性布局可减轻厌倦情绪;而认知需要较高的工作团队则应在刺激较低的环境中工作(斯通和英格利希,1998年)。



5.封闭空间的墙面设计必须与其功能性相匹配。集会空间则应积极使用刺激因素,以促进人们互动、激发人们的创造力。然而在安静的场所,比如人们需要集中注意力以完成工作任务,那么就应该使用减轻刺激的装饰方案。对颜色和布局的心理学研究理论的整理,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启迪与帮助。我们作为办公室设计建造的实践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把最新科学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实践理解作比对,才能够寻找到能******程度发挥工作场所潜力的******方案。因为我们坚信:正确知识指导下的不懈努力才能成功!




与空间紧密关联的系统产品